秋日靜坐偶成
旭日照南楹,商飆鳴北林。
衆芳何靡靡,高懷獨森森。
豈曰松柏姿,不爲寒暑侵。
物性有奇賦,世俗誰知欽。
中夜神氣復,見此天地心。
操存覺和適,三疊有鳴琴。
惟應鬱羅上,可與言知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旭日:初升的太陽。
- 南楹:南邊的柱子。
- 商飆:秋風。
-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的樣子。
- 森森:茂盛的樣子,這裏指心情高遠、堅定。
- 奇賦:非凡的天賦或特性。
- 操存:保持、持有。
- 三疊:指琴曲中的《陽關三疊》,這裏泛指琴聲。
- 鬱羅:指仙境,這裏比喻高遠的精神境界。
翻譯
初升的太陽照耀着南邊的柱子,秋風在北邊的林中呼嘯。周圍的芳草顯得柔弱無力,而我內心卻感到高遠和堅定。難道說松柏的姿態,不是因爲它們不受寒暑的影響嗎?這些植物有着非凡的天賦,但世俗之人又有誰能真正欣賞呢?在深夜中,我的精神狀態恢復了,我看到了天地的真諦。我保持着內心的和諧與舒適,彈奏着琴曲,彷彿有三重奏的鳴響。只有在高遠的精神境界中,才能找到真正的知音。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秋日靜坐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詩中,「旭日」與「商飆」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秋日的寧靜與生機。詩人通過對「衆芳」與「高懷」的對比,表達了自己不受外界影響、堅守內心高遠情懷的決心。最後,詩人通過「操存」與「三疊」的描繪,展現了自己內心的和諧與對知音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