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行贈祁惟允
粵王古臺結衡宇,八月芙蓉映霜渚。饒州太守來舉觴,潛虯躍波聽人語。
我何以語君,曲肱之外多浮雲。把玩自怡悅,豈必追隨鴻鷺羣。
君何以語我,春陽所施何不可。蓬弧志四海,豈必赤墀與青瑣。
眼中離合今十年,世濤呼洶胡爲然。丹楓葉脫白榆暮,明發粵臺懷婺川。
婺川本是施羅國,笑謝雙旌入蓮幕。石阡在昔登方岳,淵源況是承家學。
鵬徙何曾同燕雀,且盡醁醽爲君酌。君不見,市上沽,何處無。
生計轉大心易粗,清謳不復聞當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粵王古臺:指廣東地區古代王侯的遺址。
- 衡宇:指簡陋的房屋。
- 芙蓉:荷花。
- 霜渚:結霜的水邊。
- 饒州太守:指饒州地區的行政長官。
- 潛虯:傳說中的水中神獸。
- 曲肱:彎曲的胳膊,指簡陋的生活環境。
- 浮雲:比喻不值得關心的事物。
- 鴻鷺羣:比喻高雅的羣體。
- 蓬弧:古代用來射箭的弓。
- 赤墀:紅色的臺階,指宮廷。
- 青瑣:古代宮門上的裝飾,也指宮廷。
- 世濤呼洶:比喻世事動盪。
- 婺川:地名,今江西婺源。
- 施羅國:古代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蓮幕:指官員的幕府。
- 石阡:地名,今貴州石阡。
- 方岳:指山嶽,這裏比喻高位。
- 淵源:指家學淵源。
- 醁醽:美酒。
- 清謳:清脆的歌聲。
- 當壚:指酒店。
翻譯
粵王古臺旁有一間簡陋的房屋,八月裏荷花在結霜的水邊盛開。饒州的太守來此飲酒,水中的神獸潛虯似乎也在傾聽人的話語。
我該如何對你說呢,除了彎曲的胳膊外,周圍都是些不值得關心的事物。我自得其樂,何必非要追隨那些高雅的羣體。
你又該如何對我說呢,春天的陽光所到之處,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我有着四海爲家的志向,何必非要侷限於宮廷之中。
我們之間的離合已經有十年了,世事如波濤般洶涌,這是爲何呢。丹楓葉落,白榆樹在暮色中,明天我將離開粵臺,懷念婺川。
婺川曾是施羅國的所在地,笑着告別雙旌,進入官員的幕府。石阡曾經是山嶽之地,何況還有着深厚的家學淵源。
鵬鳥遷徙怎會同燕雀一樣,讓我們盡情享受美酒吧。你不見,市上的酒,哪裏沒有呢。
生活的道路變得寬廣,但心境卻容易變得粗糙,清脆的歌聲不再在酒店響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詩中通過對粵王古臺、芙蓉、霜渚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欣賞。同時,通過對浮雲、鴻鷺羣、赤墀、青瑣等象徵性詞彙的使用,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繁華的超然態度。詩的結尾部分,通過對婺川、石阡等地的提及,以及對美酒和歌聲的懷念,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對世事無常的深刻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