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書舍爲滇人魏德如賦

· 黃佐
勳業看朝鏡,詩書伴夜檠。 下帷芳草色,閉戶遠潮聲。 飛躍形吾道,漁樵樂此生。 鵾鵬終變化,滇國本南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勳業:功業,功績。
  • 朝鏡:早晨照的鏡子,比喻時光。
  • 詩書:泛指書籍。
  • 夜檠:夜晚的燈。檠(qíng),燈架,也指燈。
  • 下帷:放下帷幕,比喻專心致志。
  • 芳草:香草,常用來比喻有美德的人。
  • 閉戶:關閉門戶,指不出門。
  • 遠潮聲:遠處的潮水聲,比喻遠離塵囂。
  • 飛躍:比喻思想或精神上的跳躍。
  • 形吾道:體現我的道路或原則。
  • 漁樵:漁夫和樵夫,泛指隱居生活。
  • 鵾鵬:傳說中的大鳥,比喻有遠大志向的人。
  • 變化:指鵾鵬最終能夠展翅高飛。
  • 滇國:指雲南地區。
  • 南溟:指南海,比喻邊遠之地。

翻譯

早晨照鏡,審視自己的功業;夜晚點燈,與詩書爲伴。 放下帷幕,專心於芳草般的學問;關閉門戶,遠離潮水的喧囂。 飛躍的思想體現了我的道路,漁樵的隱居生活讓我感到快樂。 鵾鵬終將展翅高飛,雲南之地雖遠,卻如同南溟般廣闊。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學問的追求。詩中,「勳業看朝鏡,詩書伴夜檠」展現了詩人對功業的反思和對學問的熱愛。「下帷芳草色,閉戶遠潮聲」則進一步以芳草和遠潮聲爲喻,描繪了詩人專心學問、遠離塵囂的生活狀態。最後兩句「鵾鵬終變化,滇國本南溟」則寄寓了詩人對未來的期望,即使身處邊遠之地,也有展翅高飛的志向。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