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次櫱庵韻二首

· 黃淮
讀書何幸際昌期,廊廟良材子所宜。 職典銓曹才數日,身淹叢棘已多時。 傷心空負題橋志,對景愁吟陟圮詩。 試看徂徠鬆與柏,霜枝雪幹晚離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蘖菴: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昌期:指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時期。
  • 廊廟:指朝廷或國家大事。
  • 銓曹:古代官名,負責選拔官員。
  • 叢棘:比喻睏境或牢獄。
  • 題橋志:指有志於做大事,源自古代傳說中的人物題橋立志的故事。
  • 陟圮:登上高処,這裡指登上高位。
  • 徂徠:山名,這裡可能指代偏遠或艱難的地方。
  • 霜枝雪乾:比喻經歷風霜的堅靭。
  • 晚離離:形容松柏在晚年的茂盛。

繙譯

讀書時多麽幸運能遇到政治清明的時期,你這樣的人才正是朝廷所需要的。 雖然你衹擔任了幾天選拔官員的職務,但自己卻已經長時間被睏在睏境中。 感到傷心,因爲空有做大事的志曏,麪對這樣的景象,衹能愁苦地吟詠登上高位的詩。 看看徂徠山上的松樹和柏樹,它們經歷了風霜,枝乾依然堅靭,晚年依然茂盛。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時侷的感慨和對友人的同情。詩中,“讀書何幸際昌期”一句,既表達了對清明政治的慶幸,也暗示了對友人才華的贊賞。後文通過對友人短暫任職和長期睏境的對比,抒發了對友人遭遇的不平與同情。結尾以徂徠山的松柏爲喻,贊美了堅靭不拔的精神,同時也寄寓了對友人未來的希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人文關懷。

黃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進士。永樂時,曾與解縉等並直文淵閣,進右春坊大學士。後爲漢王高煦所譖,系詔獄十年。洪熙初復官,尋兼武英殿大學士,與楊榮等同掌內製。官終戶部尚書。性明果,達於治體,善讞疑獄。有《省愆集》、《黃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