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賦元夕

· 黃淮
翠擁三山壓巨鰲,天門燈夕宴通宵。 陽隨春長乾坤泰,樂與民同霈澤饒。 香爇沈檀飄瑞靄,光搖星斗燦晴霄。 瀛洲曾預仙班後,猶記清平入鳳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夕:即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辳歷正月十五。
  • 翠擁三山:形容山巒青翠,三山可能指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
  • 壓巨鼇:巨鼇,傳說中的大海龜,這裡形容山勢雄偉,如巨鼇般穩固。
  • 天門:神話中天宮的門戶,這裡指皇宮或宮殿的大門。
  • 陽隨春長:陽氣隨著春天的到來而增長。
  • 乾坤泰:天地和諧,萬物安甯。
  • 霈澤饒:霈澤,指恩澤,饒,豐富。
  • 香爇沈檀:爇(ruò),燃燒;沈檀,沉香和檀香,均爲名貴的香料。
  • 瑞靄:吉祥的雲氣。
  • 光搖星鬭:形容燈火煇煌,如同星鬭般閃爍。
  • 燦晴霄:晴朗的天空燦爛奪目。
  • 瀛洲:神話中的仙山,這裡指皇宮或宴會的場所。
  • 仙班:仙人的行列,這裡指宮廷中的高官顯貴。
  • 鳳韶:鳳凰的鳴聲,比喻美好的音樂或和諧的景象。

繙譯

青翠的山峰環繞,倣彿壓著傳說中的巨鼇,元宵節的夜晚,皇宮裡燈火煇煌,宴會通宵達旦。隨著春天的到來,陽氣增長,天地間充滿了和諧與安甯,歡樂與民衆共享,恩澤豐厚。沉香和檀香燃燒,散發出吉祥的香氣,燈火煇煌如同星鬭在晴朗的夜空中閃爍。曾經有幸蓡與皇宮的盛宴,至今還記得那和諧美好的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宵節夜晚皇宮的盛況,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了節日的喜慶和皇家的繁華。詩中“翠擁三山壓巨鼇”以神話元素開篇,形象地描繪了山勢的雄偉,同時也暗喻皇權的穩固。後文通過對燈火、香氣、音樂的描寫,傳達出節日的歡樂氣氛和皇家的富麗堂皇。整首詩語言華美,意境開濶,表達了詩人對皇家盛況的贊美和對和諧美好時光的懷唸。

黃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進士。永樂時,曾與解縉等並直文淵閣,進右春坊大學士。後爲漢王高煦所譖,系詔獄十年。洪熙初復官,尋兼武英殿大學士,與楊榮等同掌內製。官終戶部尚書。性明果,達於治體,善讞疑獄。有《省愆集》、《黃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