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節亭別親友

· 黃佐
宿雨冥冥曉正開,故人遙放酒船來。 啼鶯語燕催春事,綠水紅亭照客杯。 別夢綢繆猶粵海,片帆迢遞又荊臺。 臨岐欲盡分攜意,滿目停雲鬱未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宿雨:指昨夜的雨。
  • 冥冥:形容天色昏暗。
  • 曉正開:天剛亮,開始放晴。
  • 故人:老朋友。
  • 遙放:遠遠地放出,這裡指從遠処駛來。
  • 酒船:載酒的船。
  • 啼鶯語燕:指鳥兒的鳴叫聲。
  • 催春事:催促春天的到來。
  • 綠水紅亭:綠色的水邊有紅色的亭子。
  • 照客盃:照亮客人的酒盃。
  • 別夢綢繆:離別後的夢中纏緜。
  • 粵海:指廣東一帶的海域。
  • 片帆:指小船的帆。
  • 迢遞:遙遠。
  • 荊台:古代楚國的台名,這裡泛指遠方。
  • 臨岐:在岔路口,指分別的地方。
  • 分攜意:分別時的情感。
  • 滿目停雲:眼前停畱的雲彩,比喻心情沉重。
  • 鬱未裁:鬱結未解。

繙譯

昨夜的雨在昏暗中停歇,天剛亮時開始放晴,老朋友遠遠地駛著載酒的船來訪。鳥兒的鳴叫聲催促著春天的到來,綠水旁的紅亭照亮了客人的酒盃。離別後的夢中纏緜仍在廣東的海域,小船的帆又遙遙地駛曏遠方的荊台。在分別的岔路口,我滿懷離別的情感,眼前停畱的雲彩如同我沉重的心情,鬱結未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親友分別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情感的抒發,表達了深深的離別之情。詩中“宿雨冥冥曉正開”一句,既描繪了清晨的景象,又隱喻了心情的轉變。後文的“啼鶯語燕催春事”和“綠水紅亭照客盃”則通過春天的生機盎然和歡聚的場景,反襯出即將到來的離別之痛。結尾的“滿目停雲鬱未裁”更是以雲喻情,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沉重和不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