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夜泊有感

· 黃佐
垂楊嫋嫋岸悠悠,崇武城邊春事幽。 卷幔忽看天在水,懷人翻覺夜成秋。 帝車欲指飛龍殿,卿月空懸綵鳳樓。 聞道相如能獻納,漢廷誰肯愧公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嫋嫋(niǎo niǎo):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
  • 悠悠:形容時間長久或空間遙遠。
  • 崇武城: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指某個具有軍事或文化意義的古城。
  • 春事幽:春天的景象或活動顯得幽靜、深遠。
  • :帳幕。
  • 天在水:形容水面平靜,天空的倒影清晰可見。
  • 懷人:思念遠方的人。
  • 帝車:指皇帝的車駕。
  • 飛龍殿:指皇帝的宮殿。
  • 卿月:指高官顯貴的月亮,比喻高官顯貴。
  • 綵鳳樓:華麗的樓閣,常用來比喻高貴的居所。
  • 相如:指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他曾向漢武帝獻上《上林賦》。
  • 獻納:指向皇帝獻上建議或作品。
  • 漢廷:指漢朝的朝廷。

翻譯

垂柳輕擺,江岸悠長,崇武城邊春意幽深。 拉開帳幕,忽見天在水面,思念遠方的人,反覺夜已成秋。 皇帝的車駕欲往飛龍殿,高官顯貴的月亮卻空懸綵鳳樓。 聽說相如能向皇帝獻上建議,漢朝的朝廷中,誰肯愧對公侯之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泊船東昌時的所感所思。詩中,「垂楊嫋嫋岸悠悠」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江邊靜謐的春夜景象,而「懷人翻覺夜成秋」則巧妙地將思念之情與秋夜的涼意相結合,表達了深沉的思鄉之情。後兩句通過對皇帝車駕和高官顯貴的描繪,隱含了對權勢和地位的反思,以及對忠誠和才能的讚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代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感悟。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