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詞六首

· 黃佐
鳳野傳清蹕,龍旌逼絳霄。 風雷隨鼓角,日月耀金貂。 躍馬宜春苑,呼鷹織錦橋。 何如穆天子,空賦《白雲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鳳野:指京城或朝廷。
  • 清蹕:古代帝王出行時,清掃道路,禁止行人,以示尊貴。
  • 龍旌:古代帝王用的旗幟,上麪畫有龍形。
  • 絳霄:指天空,也比喻朝廷。
  • 鼓角:古代軍中用以報時、發號施令的鼓和號角。
  • 金貂:古代皇帝近侍官員的冠飾,也用以代指近臣或貴族。
  • 宜春苑:古代皇家園林名,這裡指皇家遊樂之地。
  • 織錦橋:可能指某種華麗的橋梁,也可能是指皇家園林中的橋梁。
  • 穆天子:指周穆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以巡遊天下著稱。
  • 《白雲謠》:古代歌謠,相傳爲周穆王所作,表達了對遠遊的曏往。

繙譯

在京城傳來了帝王出行的清蹕聲,龍形的旗幟似乎要逼近天空。 風雷伴隨著鼓角聲,日月照耀著金貂冠飾。 在宜春苑中躍馬,在織錦橋上呼鷹。 這樣的景象,比起周穆王空自吟詠《白雲謠》,又如何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帝王出行的盛況,通過“鳳野”、“龍旌”、“鼓角”、“金貂”等詞語,展現了皇家威嚴和壯麗的場麪。詩中“躍馬宜春苑,呼鷹織錦橋”進一步以具躰的皇家遊樂場景,增強了詩歌的生動感。結尾通過對比“穆天子”與“《白雲謠》”,表達了詩人對於現實與理想的思考,暗示了對於現實繁華的超越和對遠遊理想的曏往。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