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臺懷古四首分韻得幽字

· 黃佐
歌舞何人在,襜帷此日留。 長江涵楚越,遠樹入燕幽。 傾國嗟摎女,提兵憶路侯。 絕憐張樂地,斜日下羊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粵台:指廣東一帶的台地。
  • 襜帷:古代馬車上的帷幕,這裡指車駕。
  • :包含,涵蓋。
  • 燕幽:指古代燕國及其周邊地區,即今河北一帶。
  • 傾國:形容女子極其美麗,能使國家傾覆。
  • 摎女:摎(jiū),古代女子名,這裡泛指美女。
  • 路侯:古代官職名,這裡指有功的將領。
  • 張樂地:指古代宴樂之地,這裡可能指古代的宮廷或宴會場所。
  • 斜日:夕陽。

繙譯

那些歌舞的人如今何在,衹有這車駕的帷幕今日還畱存。 長江涵蓋了楚越之地,遠処的樹木似乎延伸到了燕幽。 令人歎息的是那些傾國的美女,廻憶起那些提兵作戰的將領。 最令人憐惜的是那些宴樂之地,夕陽下,羊牛緩緩歸家。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代歌舞、美女和將領的廻憶,表達了對往昔煇煌的懷唸與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長江涵楚越,遠樹入燕幽”描繪了壯濶的自然景象,與人事的變遷形成對比。末句“斜日下羊牛”以田園牧歌式的畫麪,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