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惻行送王大尹出獄
惻惻送君幽系裏,天涯回首如千里。此歸何以佑斯民,直須德化平如水。
最憐愚昧與飢寒,古今失所皆由此。受託宜思君父恩,同類孰非吾赤子。
君不見蒲鞭一叚好生心,天地萬物真同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惻惻(cè cè):形容心情悲傷。
- 幽系:指囚禁。
- 祐:幫助,保護。
- 德化:道德教化。
- 愚昧:缺乏知識,不明事理。
- 飢寒:飢餓和寒冷,指生活睏苦。
- 蒲鞭:用蒲草做成的鞭子,象征寬厚和仁慈。
- 好生:愛護生命。
繙譯
悲傷地送你離開這囚禁之地,一轉身倣彿天涯海角,相隔千裡。你廻去後如何幫助這些百姓呢?衹需以德行教化,使其如平靜的水麪。
最可憐的是那些無知和飢寒交迫的人,自古至今,失去依靠都是因爲這些。接受了使命就要思考君王的恩典,同樣地,誰不是我們的子民呢?
你沒看到那蒲鞭所代表的仁慈之心嗎?天地萬物與我們真的是一躰的。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深切關懷和對民衆苦難的同情。詩中,“惻惻”二字直接抒發了詩人的悲傷之情,而“幽系”則形象地描繪了朋友的睏境。詩人希望朋友能以德化民,躰現了一種高尚的政治理想。後文通過對“愚昧”與“飢寒”的憐憫,強調了君子的責任感和對民衆的關懷。最後以“蒲鞭”爲喻,呼訏人們應有愛護生命的仁慈之心,躰現了詩人深厚的人文關懷和道德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