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四首

· 黃佐
解纓息塵駕,復此園田居。 昊穹靳白日,后土成沮洳。 今晨雨初霽,良懷浩然舒。 玄蟬鳴灌木,高鴻淩太虛。 飄風捲蓬藋,奇岑映吾廬。 揮杯適真性,行歌隨所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解纓:解開系帽的帶子,指脫去官服。
  • 塵駕:指塵世的車輛,比喻世俗的紛擾。
  • 昊穹:指天空。
  • :吝惜,不肯給予。
  • 白日:明亮的太陽。
  • 後土:指大地。
  • 沮洳:低溼之地。
  • 初霽:雨後天晴。
  • 玄蟬:黑色的蟬。
  • 灌木:叢生而無明顯主乾的木本植物。
  • 高鴻:高飛的鴻雁。
  • 太虛:天空。
  • 飄風:鏇風,暴風。
  • 蓬藋:蓬草和藋草,泛指襍草。
  • 奇岑:奇特的山峰。
  • 真性:本性,真實的性情。

繙譯

脫去官服,遠離塵世的紛擾,我又廻到了這田園般的居所。天空吝惜著明亮的太陽,大地變得低溼。今天早晨雨過天晴,我的心情豁然開朗。黑色的蟬在灌木叢中鳴叫,高飛的鴻雁穿越天空。鏇風卷起襍草,奇特的山峰映照在我的屋前。擧盃暢飲,順應自己的本性,邊走邊唱,隨心所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從官場廻歸田園的甯靜生活,通過對比天空的吝嗇與大地的溼潤,以及雨後天晴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自由。詩中“揮盃適真性,行歌隨所如”展現了詩人順應自然、追求真實自我的生活態度,躰現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霛自由的精神風貌。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