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舟中

· 黃淵
不是鴟夷子,窮年在五湖。 可憐童僕小,亦共主人孤。 飛雪深深病,青山處處吾。 津頭瞻驛吏,端愧有餘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鴟夷子:即范蠡,春秋時期越國大夫,後隱居五湖,以經商致富。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范蠡隱居之地。
  • 童僕:僕人,家中的年輕僕役。
  • 主人:此處指詩人自己。
  • 津頭:渡口。
  • 驛吏:古代驛站的官員。

翻譯

我雖不是范蠡那樣的人物,卻也一生漂泊在五湖之間。 可憐我那年輕的僕人,也隨着我這主人孤獨無依。 飛雪中我病痛纏身,但青山處處都是我的歸宿。 站在渡口看着驛站的官員,心中愧疚,感到自己還有許多未了之事。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黃淵在漂泊生涯中的孤獨與無奈。詩中,「不是鴟夷子,窮年在五湖」表明詩人雖嚮往范蠡那樣的隱逸生活,卻無法實現,只能常年漂泊。後句「可憐童僕小,亦共主人孤」則進一步以童僕的孤獨來映襯自己的孤獨,增強了情感的表達。末句「津頭瞻驛吏,端愧有餘徒」則流露出詩人對未了之事的愧疚和無奈,體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黃淵

黃淵,原名一淵,字積水。大埔人。明思宗崇禎四年(一六三一)貢生。幼穎悟,篤學能文。與同裏隱士藍嗣蘭、程鄉舉人李楩等爲莫逆交,日以詩文相切磋。甲申鼎革,翌年南京復陷,全粵震動,淵與鄉人於各隘口設關,晨啓暮閉,以稽行路,鄉里得以保全。曾踰嶺涉江,跨匡衡泰岱,聯絡志士。胸中不平之氣,皆託之於詩。其文奇肆鬱勃,爲明末嶺東諸家之冠。晚歲築樓亭於磐湖,抱節慾終老於此,人呼爲黃處士。以任俠抱奇,戇直無忌諱,後竟爲讎家所殺。民國《大埔縣誌》卷一九有傳。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