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谷寺:位於南京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
- 參天:形容樹木高大,直插雲霄。
- 幾十尋:尋,古代長度單位,一尋等於八尺。幾十尋即幾十個八尺,形容樹非常高大。
- 閱人:這裏指樹見證了無數人的過往。
- 萬遍過:形容時間長久,人來人往無數次。
- 懷古:懷念古代的事物或歷史。
- 一何:多麼。
- 佛日:比喻佛教的教義光輝如日。
- 羣動:指世間萬物。
- 慈雲:比喻佛教的慈悲如雲覆蓋。
- 送遠陰:送來遠處的蔭涼。
- 中夜:半夜。
- 森森:形容樹木茂密,也形容景象或氣氛的陰森。
翻譯
靈谷寺前的樹木,高聳入雲,足有幾十尋。它們見證了無數人的過往,讓人懷古之情油然而生,多麼深沉。佛的光輝照耀着世間萬物,慈悲如雲,送來遠處的蔭涼。因此,我想起天下間的種種感嘆,半夜時分,思緒萬千,想起了那茂密的樹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靈谷寺前高大樹木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的深沉懷念和對佛教慈悲的讚美。詩中「閱人萬遍過」一句,巧妙地將樹木與歷史、人生聯繫起來,賦予了樹木以時間的厚重感。後兩句則通過佛教的象徵,進一步抒發了對宇宙間慈悲與和諧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贈侍御鈍庵何君升任德安府太守詩 》 —— [ 明 ] 湛若水
- 《 捉筆謝李鰲峯別駕送遲荔甚佳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寇子之南都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有客過西樵煙霞洞有作答之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少司寇潘石泉年兄先生赴召入京 》 —— [ 明 ] 湛若水
- 《 次九日送酒韻酬和未齋函谷兼呈北川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次九日送酒韻酬和未齋函谷兼呈北川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官源五景爲洪侍御峻之五首洪鹿田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