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太宰:古代官名,相當於宰相。
- 靈谷寺:位於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
- 羊腸路:形容道路曲折狹窄。
- 真境:真實的境界或景象。
- 五字:指五言詩。
- 孤唱:獨自吟詠。
- 三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爲五更,三更約爲晚上11點到1點。
- 諸天:佛教中指天界的衆神。
- 隔山鍾:山那邊的鐘聲。
翻譯
遙想那羊腸小道,初次行走時未覺其通達。 前方的路途需親自走過,真實的境界才能與人相遇。 聽到你獨自吟詠的五言詩,我在三更時分夢見了遙遠的山峯。 天界的衆神彷彿在雲外,風中傳來山那邊的鐘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遙想和夢境,表達了詩人對旅途和真實境界的嚮往。詩中「羊腸路」和「真境」形成對比,前者象徵着未知的挑戰,後者則是詩人追求的目標。後兩句通過「孤唱」和「夢遠峯」展現了詩人的孤獨與對遠方的渴望,而「諸天在雲外,風送隔山鍾」則增添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使整首詩充滿了哲理和詩意。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丙午九月十二日新定仰辰臺同周自正鄭孔新謝振卿扳躋登望浩歌而歸 》 —— [ 明 ] 湛若水
- 《 洪器之梓壽親 》 —— [ 明 ] 湛若水
- 《 於席學士院池觀蓮宴集和張亭溪詹事二首兼呈同會諸公 》 —— [ 明 ] 湛若水
- 《 贈毛後軍捧 表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見素司寇送大廷尉鄭山齋先生之陝右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答羅生郡從白鹿洞來問所疑 其二 》 —— [ 明 ] 湛若水
- 《 題郡博夏念齋先生壽圖詩 》 —— [ 明 ] 湛若水
- 《 南安訪吟風弄月臺諸勝奉陳太守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