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夢謁石翁墓病中作

黃雲不可度,紫水乃無門。 斂衽圭峯下,如公面目存。 想極尋詩稿,哀餘有夢魂。 平生遊走意,他日夜臺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è):拜訪。
  • 石翁:對某位長者的尊稱。
  • 斂衽(liǎn rèn):整理衣襟,表示尊敬。
  • 圭峯:山名,可能指某地的一座山。
  • 面目存:指形象、精神猶存。
  • 想極:深思至極。
  • 詩稿:詩作的手稿。
  • 哀餘:哀傷之餘。
  • 夢魂:夢中的人或精神。
  • 夜臺:指陰間,死後的世界。
  • :討論,交談。

翻譯

夜夢中拜訪石翁的墓地,病中作此詩。 黃色的雲彩難以穿越,紫色的水域無門可入。 整理衣襟在圭峯之下,您的形象和精神猶存。 深思至極尋找您的詩稿,哀傷之餘,夢中與您相見。 平生遊走四方的心意,他日在陰間與您討論。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已故長者石翁的深切懷念和尊敬。詩中,「黃雲」、「紫水」象徵着難以逾越的生死界限,而「斂衽圭峯下」則體現了詩人對石翁的敬仰之情。詩人在病中夢見石翁,表達了對石翁詩稿的渴望和對石翁精神的追思。最後,詩人希望在死後能與石翁在陰間繼續交流,展現了詩人對生死的豁達和對石翁的深厚情感。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逝去長者的無盡懷念和敬意。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