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南嶽途中晚枕念丹山少汾月朔至今六日渺無來耗作歌遲之二章
我西行兮路何之,芙蓉之西西更西。路堂堂兮不岐,中行獨復疇因依。
祝融灑落無朋儕,望伊人兮胡不來。必有以也何遲遲,寧使予兮心悲以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芙蓉:指荷花,這裏可能指代某個地名。
- 西西更西:向西再向西,形容路途遙遠。
- 路堂堂:形容道路寬闊、正直。
- 不岐:沒有分岔,指道路直通。
- 中行獨復:獨自一人反覆行走。
- 疇因依:依靠誰。
- 祝融:古代傳說中的火神,這裏可能指代南嶽衡山,因爲衡山古稱祝融山。
- 灑落:形容山勢雄偉、開闊。
- 無朋儕:沒有同伴。
- 望伊人:期待的人。
- 胡不來:爲何不來。
- 必有以也:一定有原因。
- 何遲遲:爲何遲遲不來。
- 寧使予兮:寧願讓我。
- 心悲以猜:心中悲傷並猜測。
翻譯
我向西行,路途何方?在荷花之西,再向西行。道路寬闊無岔,獨自反覆行走,依靠誰呢? 祝融山雄偉開闊,沒有同伴,期待的人爲何不來?一定有原因,爲何遲遲不來?寧願讓我心中悲傷並猜測。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獨自西行途中的孤獨與期待。詩中,「芙蓉之西西更西」描繪了詩人旅途的遙遠與孤獨,「祝融灑落無朋儕」則進一步以南嶽衡山的雄偉開闊來象徵詩人的孤獨無伴。後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期待之人的思念與疑惑,爲何遲遲不來,讓詩人心中充滿了悲傷與猜測。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旅途中的孤獨與對友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