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州黑首白身名馬歌

· 梁寅
李侯名馬姿相別,赤騮紫燕俱下列。 頭純黑色身遍白,一片陰雲兼積雪。 自言辰州初買時,城門走試驚飆馳。 少年旁觀皆嘆息,前者未聞今見之。 矯如玄龍躍春水,巨浪掀騰玉鱗起。 夜將金絡光可睹,晝韝銀鞍色相似。 東還豫章今幾載,黃金可市當十倍。 長鳴冀北羣已空,出獵陰山意常在。 吁嗟李侯才更賢,虯鬚燕頷神凜然。 明年踏雪趨幽燕,青霄飛鞚朝九天。 九重詔拜大都護,此馬願逐雙旌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iú):黑鬃黑尾巴的紅馬。
  • :指燕子,這裏比喻馬的輕盈。
  • 下列:下等,次一等。
  • 陰雲:比喻馬頭部的黑色。
  • 積雪:比喻馬身的白色。
  • 飆馳(biāo chí):疾風般地奔馳。
  • :矯健。
  • 玄龍:黑龍,比喻馬的雄壯。
  • 玉鱗:比喻馬身上的光澤。
  • :馬籠頭。
  • (gōu):馬鞍下的墊子。
  • 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帶。
  • 冀北: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北部。
  • 陰山:古代山名,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 虯鬚(qiú xū):捲曲的鬍鬚。
  • 燕頷(yàn hàn):形容下巴寬闊,有如燕子。
  • 幽燕: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北部。
  • 飛鞚(kòng):疾馳。
  • 九重:指皇宮。
  • 大都護:古代官職,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司令。
  • 雙旌:古代官員出使時所持的兩面旗幟。

翻譯

李侯的名馬姿態獨特,赤騮和紫燕這些名馬都顯得次一等。這匹馬頭部純黑,身體卻是雪白,就像一片陰雲覆蓋着積雪。據說在辰州初次購買時,它在城門前疾馳,驚動了旁觀者。少年們旁觀後都嘆息,從未聽說過這樣的馬,今天終於見到了。它矯健如同春水中躍起的黑龍,巨浪般翻騰,身上的光澤如同玉鱗。夜晚用金籠頭裝飾,光芒可見,白天配上銀鞍,顏色相似。自從東歸豫章至今已有幾年,這匹馬的價值應當是黃金的十倍。它在冀北長鳴,羣馬已空,出獵陰山的意願常在。

啊,李侯的才華更是出衆,他的鬍鬚捲曲,下巴寬闊,神情凜然。明年他將踏雪前往幽燕,青天之上疾馳朝向九天。皇宮中將任命他爲大都護,這匹馬願意隨他出使,追逐雙旌而去。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李侯的名馬及其主人的英勇形象。詩中通過對馬的描繪,展現了其非凡的姿態和速度,以及與主人相得益彰的英勇氣質。同時,通過對李侯的描述,展現了其威武的形象和遠大的志向。整首詩語言華麗,意象生動,表達了作者對英雄和名馬的讚美之情。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餘市下村鎮)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爲集慶路(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市,當時轄境相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句容、溧水、溧陽、高淳等縣地)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爲“樑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