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覺山洪大巡來訪朱明洞天遂講於青霞洞次來韻二首答之其二
都亭埋輪聊城線,中外人誇柱史賢。
莫信踰河他蹈海,來看拄地亦撐天。
心期直在飛雲榻,神理還窺架壑船。
天馬行空豈凡步,區區無論祖生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都亭埋輪:比喻隱居或不問世事。
- 聊城線:指聊城(今山東聊城市)的線,這裏可能指某種象徵性的線,如命運之線。
- 柱史:古代官名,指柱下史,負責記錄歷史。
- 踰河他蹈海:比喻遠行或冒險。
- 拄地撐天:形容人的力量或影響力極大。
- 心期:心中的期望或志向。
- 飛雲榻:形容高遠的志向或理想。
- 神理:指深奧的道理或天理。
- 架壑船:指在深谷中架設的船,比喻深奧或難以觸及的事物。
- 天馬行空:形容思維或想象自由奔放,不受拘束。
- 祖生鞭:指祖逖的鞭子,祖逖是東晉名將,以勇猛著稱,這裏比喻勇往直前。
翻譯
在都亭中埋下輪子,聊城的線,中外人士都稱讚柱史的賢能。 不要相信踰河他蹈海的傳說,來看這拄地撐天的力量。 心中的期望直指飛雲榻,神理仍在探索架壑船。 天馬行空,非凡的步伐,無需多言,無論祖生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高遠理想的追求。詩中「都亭埋輪聊城線」描繪了一種超脫世俗的生活狀態,而「柱史賢」則是對歷史記錄者的讚美。後句通過「踰河他蹈海」與「拄地撐天」的對比,強調了內心的堅定與力量。結尾的「天馬行空」和「祖生鞭」則展現了詩人不受拘束的思維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與理想的無限追求。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題曹寧波太守語所藏呂涇野八分書大科訓規因以贈之 》 —— [ 明 ] 湛若水
- 《 何鈍庵侍御將以考滿便歸敘別離家者十有四年矣予離家十五年矣時予將引年求歸勃焉感懷不勝故山之念贈以是詩 》 —— [ 明 ] 湛若水
- 《 嚴州詩三首小陽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黃小江僉憲進表畢還廣州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奉詔西苑陪祀谷祇壇舟渡西太液而歸因覽諸勝次韻張亭溪學士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劉祠祭實夫遷憲僉之廣右 》 —— [ 明 ] 湛若水
- 《 答李鰲峯別駕二首答白雲 》 —— [ 明 ] 湛若水
- 《 與蘇年兄乙峰言別時乙峰報政北上予亦將南歸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