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形下:指形體、物質層面。
- 形上:指精神、抽象層面。
- 智愚:智慧與愚昧。
- 毫釐:極小的差別。
- 彰微:顯露與隱微。
- 敬義:恭敬與正義。
- 天機:自然之理,非人力所能及。
翻譯
物質層面如影隨形,精神層面則神祕莫測。 智慧與愚昧之間,僅一線之隔,務必謹慎對待這微小的差別。 物質與精神並非一體,如何能洞察顯露與隱微? 修養之道在於恭敬與正義,這非自然之理所能及,需要人的努力。 請不要輕信我的話,只有親眼所見,才能深信不疑。
賞析
這首詩探討了物質與精神、智慧與愚昧之間的微妙關係。詩人湛若水通過對比「形下」與「形上」,強調了精神層面的神祕與不可捉摸。他指出,智慧與愚昧之間的差別雖小,卻至關重要,需要人們謹慎對待。同時,詩人認爲,要洞察事物的顯露與隱微,必須通過人的修養,特別是恭敬與正義的品質。最後,他提醒讀者不要輕信言語,而應通過親身經歷來獲得真知。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紀夢詩 》 —— [ 明 ] 湛若水
- 《 辛亥臘月十八日初得上唐精舍之地於張氏以上塘作上唐蓋有三唐焉帝堯爲上唐李唐爲中唐若五代之唐斯爲下矣偶得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潘黃門出關宿坡壘之作 》 —— [ 明 ] 湛若水
- 《 自輓詩 》 —— [ 明 ] 湛若水
- 《 甲戍正月十七日潘仲魯黃門諸友遊金華雙龍赤松諸洞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百歲堂歌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周道原易掌教之和州詩 》 —— [ 明 ] 湛若水
- 《 訪李鰲峯別駕於西臺遍觀勝景樂而有作六首見日亭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