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莪峯: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服俱青:穿着青色的衣服,古代官員的一種服飾。
- 懷抱經綸:胸懷治國之策。
- 大經:重要的經典或原則。
- 署事初筵:初次就任官職的宴會。
- 接篆:接任官印,即正式就職。
- 論心傾蓋:傾心交談,蓋指車蓋,比喻親密無間。
- 忘形:忘我,形容情誼深厚。
- 歷揚勳業:歷任並顯揚功勳業績。
- 瀰(mǐ):遍佈,充滿。
- 迂儒:迂腐的儒生。
- 徑庭:相差甚遠,這裏指與迂儒相比,自己感到慚愧。
- 報君:報效君主。
- 魯政:魯國的政治,這裏指重要的政治事務。
- 文星:文曲星,象徵文學才華。
翻譯
在莪峯相見時,我們都穿着青色的官服,你胸懷治國之策,這是最重要的經典。初次就任官職的宴會上,你接過官印,我們傾心交談,情誼深厚到忘我之境。你在歷任的職位上顯揚功勳,遍佈中外,而我只能笑着自愧不如那些迂腐的儒生。這次你去報效君主,兼理重要的政治事務,將會看到北斗星般的文曲星閃耀。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送別司馬莪峯先生赴任時所作,表達了對司馬莪峯深厚的敬意和祝福。詩中通過描述莪峯相見的場景,展現了司馬莪峯的才華和胸懷,以及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司馬莪峯未來功業的期待和對自己才能的自謙。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士人的風範和情懷。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仰宸樓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內侄袁汝進掌教候官 》 —— [ 明 ] 湛若水
- 《 九日同諸賢登高甘泉山 》 —— [ 明 ] 湛若水
- 《 題吳頤山大參蠡南精舍圖 》 —— [ 明 ] 湛若水
- 《 予從安南迴取道訪西樵時方叔賢適還五羊趙元默約偶他出鄧順之先期偶至用陽明子舊韻四首前二首戲呈叔賢后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客有別號蓮塘者以自附於濂溪之說予謂之曰於中通得聖人之體於外直得聖人之用於不支蔓得聖人之真於出淤不染得 》 —— [ 明 ] 湛若水
- 《 閱顧新山司徒考績卷歌 》 —— [ 明 ] 湛若水
- 《 爲汪節夫尚和題德馨堂詩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