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循吏:遵循法度、勤政愛民的官員。
- 千秋:千年,形容時間長久。
- 鳴時:鳴叫的時刻,這裏比喻賢人出現的時候。
- 王道:古代儒家所倡導的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
- 民謠:民間流傳的歌謠,常反映人民的心聲和情感。
- 沕穆:深遠而不可測的樣子。
- 希夷:道家所追求的一種虛無恬淡、清靜無爲的境界。
- 典刑:典範,榜樣。
- 鄉里:家鄉,本地。
- 孤蹤:獨特的行跡,指個人的行爲和成就。
- 清獻:清廉而有所貢獻。
翻譯
遵循法度、勤政愛民的官員千年難尋,如今又見到了賢人出現的時刻。 不要說仁義治國的理念離人心太遠,且聽那滿載民心的歌謠。 一曲新詩傳達出深遠不可測的意境,三杯酒後便達到了虛無恬淡的境界。 他的行爲成爲家鄉的典範,清廉而有貢獻,足以成爲百世師表。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一位勤政愛民、清廉有德的官員。詩中,「循吏千秋無續傳,鳳凰今復見鳴時」表達了對於這樣官員的珍稀與讚美;「莫言王道人心遠,且聽民謠載路辭」則強調了仁義治國理念的親近人心。後兩句通過「一曲新詩」和「三杯立地」的意象,展現了官員的高尚情操和深遠影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賢明官員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