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桂洲公疊杏東觀蓮韻奉答來教二首

高歌拍拍有春生,老我下階倒屣迎。 便見三嘆有餘韻,何須五斗解宿酲。 呼兒入室取毛穎,起自登壇揮墨卿。 若雲坡老吾豈敢,惟於唱和見真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拍拍:形容聲音響亮。
  • 倒屣迎:倒穿着鞋子迎接,形容急切歡迎。
  • 三嘆:多次嘆息,表示讚賞或感慨。
  • 五斗:古代量酒的單位,這裏指酒。
  • 宿酲:宿醉,指醉酒後的不適。
  • 毛穎:毛筆的別稱。
  • 登壇:登上講壇或高臺,比喻發表言論或作詩。
  • 揮墨卿:揮筆作詩的人。
  • 坡老:指蘇軾,因其號東坡居士,故稱。
  • 唱和:指詩詞的相互應答。

翻譯

高聲歌唱,春意盎然,我急忙下階迎接,連鞋子都穿反了。 即便只是三聲嘆息,也充滿了餘韻,何必用五斗酒來解除宿醉的不適。 我呼喚兒子進屋拿來毛筆,自己則登上講壇,揮筆作詩。 如果說我是坡老,我豈敢當,只有在唱和之中,才能見到真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唱和的喜悅與自謙之情。詩中「高歌拍拍有春生」描繪了歡快的氣氛,而「倒屣迎」則生動表現了詩人的急切與熱情。後句通過「三嘆」與「五斗」的對比,展示了詩人對詩歌韻味的珍視,以及對物質享受的淡漠。最後兩句則巧妙地以自謙之辭,表達了對唱和真情的珍視。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