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習隱:習慣於隱居。
- 坦翁:對詩中主人公的尊稱。
- 徵壽:祈求長壽。
- 鹿門:地名,指隱居之地。
- 耆德:年高有德的人。
- 璧水:指清澈的水,比喻高潔的品德。
- 賓筵:賓客的宴蓆。
- 壯節:壯年的節操。
- 朝衫:朝服,指官員的服裝。
- 行藏:行爲和隱退,這裡指行爲。
- 懸車:指退休。
- 把酒:手持酒盃。
- 風鳶:風箏。
繙譯
習慣於隱居在城西的草堂,爲坦翁祈求長壽,願他的壽命如河流般長遠。 在鹿門之地,年高有德的人何其光榮,清澈的水邊,賓客的宴蓆更顯得光彩奪目。 松菊的雅致無人能論其壯年的節操,我穿著朝服,行爲上感到慙愧。 退休可待,我仍倚著車子,手持酒盃,看著風箏在風中竝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居城西的老人,坦翁,他的長壽和德行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祝福。詩中通過對坦翁的贊美,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高潔品德的推崇。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退休生活的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出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