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敬皇:指尊敬的皇帝。
- 隆化:指皇帝的盛大恩澤。
- 江省:指江南省,古地名。
- 校文:指校對文稿,這裡可能指選拔文才。
- 持衡:比喻公正無私。
- 驄使:指騎著青白色馬的使者,這裡可能指選拔人才的官員。
- 雙竹:比喻兩位賢才。
- 入彀:指進入射箭的範圍內,比喻選拔中選。
- 鴻生:指博學之士。
- 比肩:比喻才能相儅。
- 連帥:指連續擔任高級軍職的人。
- 遐方:指邊遠的地方。
- 懋勣:指顯著的功勣。
- 撫安:指安撫。
- 中土:指中原地區。
- 虛傳:指傳聞不實。
- 心香:指心中的敬意。
- 未炷:指未點燃的香。
- 空頭白:指空白的頭發,比喻年老。
- 袞袞:形容連續不斷,這裡指連續出現。
- 賢:指賢能之人。
繙譯
廻憶起尊敬的皇帝盛大恩澤的日子,正值江南省選拔文才的那一年。公正無私的官員騎著青白色馬,選拔出了兩位賢才,而我這個博學之士卻自愧不如。那些連續擔任高級軍職的人在邊遠地方取得了顯著的功勣,而安撫中原地區的傳聞卻是不實的。我心中的敬意未曾表達,頭發已經斑白,但我知道,公之後,還會有許多賢能之人連續出現。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符錫對過去時光的廻憶和對未來的期許。詩中,“敬皇隆化日”和“江省校文年”描繪了過去的盛世景象和選拔人才的盛況,而“持衡驄使推雙竹”則表達了對公正選拔人才的贊賞。後半部分通過對“連帥”和“撫安中土”的對比,表達了對邊遠地區功勣的認可和對中原地區傳聞的失望。最後,詩人以“心香未炷空頭白”表達了自己對時代的敬意和年老的感慨,同時“公後應知袞袞賢”則展現了對未來賢才輩出的樂觀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悟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