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何茂才見寄

河上蒹葭夜有霜,片鴻遙下粵雲長。 書中杖履君無恙,鏡裏頭顱我已蒼。 頻向南溟瞻羽翮,不須關吏卜行藏。 相逢種種應非昨,故態惟存醉後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蒹葭(jiān jiā):蘆葦。
  • 片鴻:比喻書信。
  • 杖履:指行走,比喻行動自由。
  • 頭顱:指人的頭部,這裏比喻年紀。
  • 南溟:指南海。
  • 羽翮(yǔ hé):鳥的翅膀,比喻遠大的志向或行動。
  • 行藏:行蹤,這裏指未來的命運。
  • 故態:舊時的樣子或性格。

翻譯

夜晚的河邊,蘆葦上結滿了霜,一封書信從遠方飄落,帶着長長的粵地雲彩。 信中你告訴我,你行走自如,無病無恙,而我從鏡中看到自己的頭髮已經斑白。 我常常向南海的方向仰望,期待着你的飛翔,不需要關吏來預測我們的未來。 當我們再次相遇時,種種情景應該已非昨日,唯有醉後的我,依然保留着往日的狂放。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朋友的思念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通過「河上蒹葭夜有霜」和「片鴻遙下粵雲長」描繪了深秋夜晚的淒涼和書信的遙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自己的衰老和朋友的安康,表達了對朋友的關心及對自己年華老去的無奈。最後兩句則帶有哲理意味,預示着未來的不確定性,但詩人依然保持醉後的狂放,顯示了詩人不羈的性格和對友情的珍視。

樑維棟

樑維棟,字完太。恩平人。明神宗萬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貢生,後任陝西同州州同,兩視州篆,政績大著。將不次擢,遽謝病歸。尋幽山水間,吟詠自適,以壽終。有《水閣詩鈔》。民國《恩平縣誌》卷一九有傳。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