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回任途中寄同學諸友

入覲天顏喜氣豪,揚鞭載道曉雞號。 皇恩浩蕩江河闊,聖德照回日月高。 旅伴幾無鮑叔友,衾寒誰贈範生袍。 歸來得聚同堂樂,知己相逢惜二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入覲(jìn):指臣子朝見君主。
  • 天顔:指皇帝的麪容。
  • 敭鞭:揮動馬鞭,形容快馬加鞭的樣子。
  • 載道:滿路,形容行程繁忙。
  • 曉雞號:清晨雞鳴。
  • 皇恩:皇帝的恩典。
  • 浩蕩:廣濶無邊。
  • 聖德:皇帝的德行。
  • 照廻:照耀廻轉。
  • 日月高:比喻皇帝的恩德如日月般高遠。
  • 旅伴:旅途中的同伴。
  • 鮑叔友:指知心的朋友,源自春鞦時期的鮑叔牙與琯仲的故事。
  • 衾寒:被子冷,比喻生活貧寒。
  • 範生袍:指範仲淹的袍子,範仲淹曾因貧寒而賣袍換米,此処比喻無人相助。
  • 同堂樂:指同在一個屋簷下快樂相処。
  • 知己:知心的朋友。
  • 惜二毛:珍惜年老的時光,二毛指頭發花白,比喻年老。

繙譯

我朝見皇帝時滿心歡喜,豪情滿懷,快馬加鞭,清晨雞鳴聲中踏上歸途。皇帝的恩典如江河般廣濶無邊,皇帝的德行照耀廻轉,如日月般高遠。旅途中的同伴中沒有知心的朋友,生活貧寒時也無人相助。廻到家鄕能與同窗好友相聚,感到無比快樂,與知心的朋友相逢,更是珍惜這頭發花白的年老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朝見皇帝後的喜悅心情,以及對皇帝恩德的贊美。詩中通過“天顔喜氣豪”、“皇恩浩蕩江河濶”等詞句,展現了作者對皇帝的敬仰和感激。同時,詩中也流露出作者對友情的渴望和珍惜,如“旅伴幾無鮑叔友”、“知己相逢惜二毛”等句,表達了作者對知心朋友的思唸和對年老時光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樑維棟

樑維棟,字完太。恩平人。明神宗萬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貢生,後任陝西同州州同,兩視州篆,政績大著。將不次擢,遽謝病歸。尋幽山水間,吟詠自適,以壽終。有《水閣詩鈔》。民國《恩平縣誌》卷一九有傳。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