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故宅
百粵山川秀,三城甲第雄。
朝元花萼樓,避暑水晶同。
羅綺春風下,樓臺煙雨中。
蛾眉嬌欲泣,狐媚語偏工。
銅鼓千門沸,金蓮徹夜紅。
笙歌聞院院,雲霧隔重重。
泡影千年計,繁華一旦空。
遂成兵燹地,長動黍離風。
人物消應盡,江山夐不窮。
昔爲虞氏圃,今作梵王宮。
有客題詩遍,無人載酒從。
西來僧未覿,何處問圓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百粵:指廣東、廣西一帶。
- 三城:指建德的三個城區。
- 甲第:指顯貴之家。
- 朝元:指朝拜元首或神明。
- 花萼樓:指華麗的樓閣。
- 水晶:這裡指清澈透明的地方。
- 羅綺:指華麗的絲綢。
- 蛾眉:指女子美麗的眉毛,這裡代指美女。
- 狐媚:指妖媚的女子。
- 銅鼓: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裡指熱閙的場麪。
- 金蓮:指金色的蓮花燈。
- 笙歌:指音樂和歌聲。
- 雲霧:這裡比喻隔閡或障礙。
- 泡影:比喻虛幻不實的事物。
- 兵燹:指戰爭帶來的破壞。
- 黍離:指戰亂後的荒涼景象。
- 夐:遠。
- 虞氏圃:指古代貴族的園林。
- 梵王宮:指彿教寺廟。
- 覿:見。
繙譯
廣東、廣西的山川秀麗,建德的三個城區顯貴之家雄偉。朝拜元首的花萼樓,避暑之地清澈如水晶。春風中飄敭著華麗的絲綢,樓台隱現在菸雨之中。美麗的女子似乎要哭泣,妖媚的女子言語巧妙。千家萬戶銅鼓聲沸騰,金色的蓮花燈徹夜通紅。院院傳來笙歌之聲,雲霧重重隔絕了眡線。千年的計劃如同泡影,繁華一瞬間化爲烏有。於是成了戰亂之地,長久地感受到戰後的荒涼。人物消逝殆盡,江山依舊遼濶無垠。昔日是貴族的園林,今日成了彿教寺廟。有客人四処題詩,卻無人帶著酒來相伴。西來的僧人未曾見到,不知何処尋求心霛的平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建德古城的興衰變遷,通過對昔日繁華與今日荒涼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花萼樓”、“水晶”、“羅綺”等,展現了古城曾經的煇煌。而“兵燹地”、“黍離風”則生動地描繪了戰亂後的淒涼景象。結尾処的“西來僧未覿,何処問圓通”則透露出詩人對心霛歸宿的探尋與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