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黎以德

· 梁寅
銀河斜界樹參天,爲憶幽人思渺然。 亥市塵囂迂竹徑,午橋煙雨傍溪船。 呼燈教子棲鴉後,倚杖看山野鶴邊。 但得文章攀屈宋,何須重賦遠遊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河斜界:銀河斜掛在天際,界定着夜空。
  • 樹參天:樹木高聳入雲,形容樹高。
  • 幽人:隱士,指黎以德。
  • 渺然:遙遠,難以捉摸的樣子。
  • 亥市:夜晚的市場。
  • 迂竹徑:曲折的竹林小徑。
  • 午橋:中午時分經過的橋。
  • 煙雨:細雨濛濛,如煙似霧。
  • 溪船:溪流中的小船。
  • 呼燈:點燈,照明。
  • 教子:教導孩子。
  • 棲鴉:烏鴉歸巢。
  • 倚杖:拄着柺杖。
  • 看山:觀賞山景。
  • 野鶴:野生的鶴。
  • 攀屈宋:攀比屈原和宋玉,指追求文學上的卓越。
  • 遠遊篇:指《遠遊》,古代文學作品,表達遠行的情感。

翻譯

銀河斜掛在天際,樹木高聳入雲,我爲思念那位隱士而思緒飄渺。夜晚的市場喧囂,我選擇曲折的竹林小徑避開,中午時分在煙雨濛濛的橋邊,我依傍着溪流中的小船。點燈教導孩子,在烏鴉歸巢之後,我拄着柺杖在野鶴飛翔的山邊觀賞山景。只要我的文章能夠媲美屈原和宋玉,又何必再寫那些表達遠行情感的篇章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銀河、樹木、市場、竹徑、煙雨、溪船等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隱士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詩中「銀河斜界樹參天」一句,以壯麗的自然景象開篇,營造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氛圍。後文通過對日常生活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文學理想的高尚情操。結尾「但得文章攀屈宋,何須重賦遠遊篇」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文學成就的自信和對遠遊生活的超然態度。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餘市下村鎮)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爲集慶路(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市,當時轄境相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句容、溧水、溧陽、高淳等縣地)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爲“樑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