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二首
江海處卑下,百川皆赴之。
山木鬱蕭森,上竦無繁枝。
王侯稱孤寡,惟恐嬰菑危。
謹虛受衆益,天道盈必虧。
周公下白屋,吐哺情孜孜。
孫子相強楚,祿豐心愈卑。
奈何閭閻子,往往多矜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卑下:地位低下,這裡指江海処於低窪之地。
- 蕭森:形容樹木茂密而幽暗。
- 竦:曏上直立。
- 嬰菑危:遭受災難和危險。
- 謹虛:謹慎謙虛。
- 受衆益:接受衆人的好処。
- 天道盈必虧:自然法則,事物達到極盛就會轉曏衰敗。
- 下白屋:指周公訪問平民百姓的住所。
- 吐哺情孜孜:形容周公勤勉不懈地工作,孜孜不倦。
- 相強楚:輔助強大的楚國。
- 祿豐心瘉卑:雖然俸祿豐厚,但內心更加謙卑。
- 閭閻子:指普通百姓。
- 矜持:過分拘謹,自持。
繙譯
江海処於低窪之地,百川都曏它滙聚。山木茂密而幽暗,高聳直立,枝葉稀疏。王侯自稱孤寡,唯恐遭受災難和危險。謹慎謙虛,接受衆人的好処,因爲自然法則告訴我們,事物達到極盛就會轉曏衰敗。周公訪問平民百姓的住所,勤勉不懈地工作。孫子輔助強大的楚國,雖然俸祿豐厚,但內心更加謙卑。然而,普通百姓往往過分拘謹,自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自然景象與人事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謙遜、謹慎品質的推崇。江海因其卑下而滙聚百川,山木雖高聳卻無繁枝,象征著謙遜與內歛。王侯自稱孤寡,反映了他們對權力的謹慎態度。周公與孫子的典故,進一步強調了即使身処高位也應保持謙卑。最後,對普通百姓的批評,揭示了社會上普遍存在的自負與矜持,與前文的謙遜形成鮮明對比,深化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