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爲友生徐元明題驄馬圖

· 梁寅
西域青驄馬,名因畫史傳。 一龍方挺出,八駿敢爭先。 曉日明金轡,春雲覆錦韉。 河源隨蹀躞,閶闔望蜿蜒。 迥立梧桐外,長嘶苜蓿前。 無雙空冀北,敵萬踏燕然。 留影詞人羨,捐金貴介憐。 他年按圖索,天路復翻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驄馬:指毛色青白相間的馬。
  • 畫史:指繪畫的歷史或繪畫的記錄。
  • 八駿:古代傳說中的八匹駿馬,象征著速度和力量。
  • 金轡:金色的馬嚼子,用來控制馬匹。
  • 錦韉:華麗的馬鞍墊。
  • 河源:河流的源頭,這裡可能指馬匹奔跑的遠方。
  • 蹀躞:小步行走的樣子,形容馬匹輕盈的步伐。
  • 閶闔:古代神話中的天門,這裡指天空。
  • 蜿蜒:形容道路或河流曲折延伸的樣子。
  • 苜蓿:一種植物,常用來喂養馬匹。
  • 冀北:地名,指河北北部。
  • 燕然:山名,位於今矇古國境內,古代常用來象征邊疆。
  • 捐金:指花費金錢。
  • 貴介:指貴族或地位高的人。
  • 按圖索:按照圖畫尋找或追求。
  • 天路:指通往天空或高遠之地的路。

繙譯

西域的青驄馬,因其形象被畫史所傳頌。 如同一龍剛剛騰躍而出,八駿馬也不敢爭先。 清晨的陽光照亮了金色的馬嚼子,春天的雲彩覆蓋著華麗的馬鞍墊。 隨著馬匹輕盈的步伐,倣彿能追隨到河流的源頭,仰望天空,道路曲折延伸。 在梧桐樹外獨自站立,長嘶於苜蓿草前。 無雙於冀北之地,足以匹敵萬馬踏過燕然山。 畱下影子讓詞人羨慕,花費金錢讓貴族憐愛。 將來按照這幅圖畫去尋找,天路之上,它將再次繙飛。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西域青驄馬的描繪,展現了其雄壯與不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一龍方挺出”和“八駿敢爭先”,形象地表達了馬的威武與速度。同時,通過對馬匹裝備的精細描寫(如“金轡”和“錦韉”),增強了畫麪的華麗感。詩的結尾寄托了對未來的美好期待,表達了按圖索驥,追求更高境界的願望。整躰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馬的深厚情感和對自由奔放生活的曏往。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餘市下村鎮)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爲集慶路(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市,當時轄境相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句容、溧水、溧陽、高淳等縣地)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爲“樑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