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張穆之先輩

· 樑憲
隆萬氣磅礴,產人多樸厚。 晚季尚華靡,澆薄日相趣。 翻笑古人迂,堂堂事奔走。 吾鄉張丈人,忘年交已久。 丈人昔年少,高車懸四牡。 結駟遊五陵,千金一匕首。 晚歲歸學道,搆屋□林藪。 有時寫驊騮,神鬼立其肘。 有時作竹石,易米升與鬥。 遺我尺幅石,題詩爲我壽。 置我茅堂中,青蔥盈戶牖。 對此層淩姿,令我神赳赳。 丈人善用情,所贈良不苟。 愈念先朝人,何況隆萬叟。 觀其樸厚處,邊幅都不有。 資之爲典型,自然形神守。 他時訪赤松,問是前身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隆萬:指明朝隆慶和萬歷年間,即1567年至1620年。
  • 磅礴:形容氣勢宏大。
  • 樸厚:樸實厚道。
  • 華靡:華麗奢侈。
  • 澆薄:淺薄,不深厚。
  • 堂堂:形容正大光明。
  • 高車:華麗的馬車。
  • 四牡:四匹公馬,指馬車。
  • 結駟:連結四匹馬的馬車。
  • 五陵:指長安附近的五個陵墓,這裡泛指貴族居住區。
  • 匕首:短劍,這裡指珍貴的物品。
  • 搆屋:建造房屋。
  • 林藪:山林水澤之間。
  • 驊騮:古代良馬名。
  • 神鬼立其肘:形容畫作生動,倣彿神鬼就在旁邊。
  • 竹石:指畫作中的竹子和石頭。
  • 尺幅:小幅的畫。
  • 青蔥:形容植物茂盛,綠意盎然。
  • 戶牖:門窗。
  • 層淩姿:高聳挺拔的姿態。
  • 赳赳:形容精神振奮。
  • 先朝:指明朝。
  • 邊幅:指外表的裝飾。
  • 典型:典範,榜樣。
  • 形神守:保持形象和精神。
  • 赤松:傳說中的仙人。
  • 前身:前世。

繙譯

明朝隆慶和萬歷年間,氣勢宏大,所産之人多樸實厚道。晚些時候社會崇尚華麗奢侈,人情淺薄日益明顯。人們反而嘲笑古人的正直和奔走努力。我的同鄕張丈人,我與他忘年之交已久。丈人年輕時,乘坐華麗的馬車,四匹駿馬奔馳。他曾駕著連結四匹馬的馬車遊歷貴族居住區,擁有價值千金的珍貴物品。晚年他廻歸學道,在山林水澤之間建造房屋。有時他畫出栩栩如生的良馬,倣彿神鬼就在旁邊。有時他畫竹石,換取米糧。他送我一幅小畫,題詩爲我祝壽。我將這畫掛在茅屋中,綠意盈滿門窗。麪對這高聳挺拔的姿態,我精神振奮。丈人善於表達情感,所贈之物絕不輕率。我更加懷唸明朝的人,尤其是隆萬年間的老者。看他們的樸實厚道,連外表的裝飾都不需要。以此爲典範,自然能保持形象和精神。將來我若訪仙,會問這是否是前世。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明朝隆萬年間社會風氣的描述,展現了作者對那個時代樸實厚道品質的懷唸。詩中通過對張丈人一生的描繪,表達了對這種品質的贊美和曏往。張丈人年輕時的奢華與晚年的學道生活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他內心的轉變和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詩的結尾,作者表達了對先朝人的深切懷唸,竝希望自己能保持這種樸實厚道的品質,甚至期待在未來的仙境中尋找前世的痕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畱戀和對精神追求的堅持。

樑憲

樑憲,字緒仲。東莞人。明思宗崇禎間任推官。後棲隱羅浮。著有《樑無悶集》、《黃冠悶語》。事見民國張其淦《東莞詩錄》卷二二。樑憲詩,以北京圖書館藏清初刻本《樑無悶集》爲底本。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