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大學士方樵翁用濂溪韻開金牛洞之作三首

江山由我不由人,由我方爲自在身。 高處振衣還洗耳,落花啼鳥盡天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即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大學士:明代官職,相當於宰相。
  • 方樵翁:人名,即方孝孺,明代文學家。
  • 濂溪:指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其號爲濂溪。
  • :指詩歌的韻腳。
  • 金牛洞: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湛若水:明代詩人,本詩作者。
  • 振衣:抖動衣服,比喻擺脫世俗的束縛。
  • 洗耳:洗淨耳朵,比喻摒棄世俗的雜音,專心致志。

翻譯

江山美景由我掌控不由他人, 能自由自在纔是真正的自我。 站在高處抖衣洗耳,超脫塵世, 眼前落花與啼鳥,盡顯自然純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於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純真的讚美。詩中「江山由我不由人」一句,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掌控自我命運的豪情。後兩句通過「振衣」、「洗耳」的意象,進一步強調了詩人追求心靈自由的決心。最後以「落花啼鳥盡天真」作結,描繪出一幅自然和諧、純真無暇的畫面,寄託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