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匡廬
匡廬何所極,蒼蒼閣晴空。
兄弟事幽討,同日躡奇蹤。
煉形化精魄,列爲五老峯。
物固有不朽,萬代垂高風。
我欲訪其居,道遠誰能從。
長揖入翠微,冥棲結雲鬆。
從予以朱鳥,閒騎一蒼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匡廬:即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
- 何所極:到哪裏是盡頭,形容廬山的高大。
- 蒼蒼:形容山色深青。
- 閣:這裏指山峯高聳入雲,彷彿與天空相接。
- 晴空:晴朗的天空。
- 兄弟: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事幽討:從事隱祕的探索。
- 躡奇蹤:追隨奇異的蹤跡。
- 煉形化精魄:修煉身體,化作精神。
- 五老峯:廬山的名峯之一,由五座山峯組成,形似五位老人。
- 物固有不朽:事物本來就有不朽的。
- 萬代垂高風:萬世流傳着崇高的風範。
- 訪其居:拜訪他們的居所。
- 道遠:道路遙遠。
- 誰能從:有誰能跟隨。
- 長揖:深深地鞠躬。
- 入翠微:進入青翠的山色之中。
- 冥棲:隱居。
- 結雲鬆:與雲和鬆爲伴。
- 從予:跟隨我。
- 朱鳥:傳說中的神鳥。
- 閒騎:悠閒地騎着。
- 蒼龍:傳說中的神獸。
翻譯
廬山高聳入雲,它的盡頭似乎與晴朗的天空相連。我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同去探索那些隱祕的地方,同一天追隨奇異的蹤跡。我們修煉身體,化作精神,最終成爲了五老峯。事物本來就有不朽的,萬世流傳着崇高的風範。我想要拜訪他們的居所,但道路遙遠,有誰能跟隨呢?我深深地鞠躬,進入青翠的山色之中,隱居並與雲和鬆爲伴。跟隨我的是傳說中的神鳥朱鳥,我悠閒地騎着傳說中的神獸蒼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廬山的壯麗景色和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同探索的情景。通過「匡廬何所極,蒼蒼閣晴空」等詩句,展現了廬山的高大和與天空相接的壯觀景象。後文通過「煉形化精魄,列爲五老峯」等詩句,表達了修煉身體、追求精神不朽的願望。整首詩充滿了對自然和精神追求的讚美,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崇高風範的追求。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聞別駕洪子成擒首賊四名賀以小詩 》 —— [ 明 ] 湛若水
- 《 過徐州謁閔祠三首示周生榮朱兼寄州守陸生時望掌教周生易 》 —— [ 明 ] 湛若水
- 《 虛山公追詠丁香桂洲公約賞碧桃次韻奉答二公 》 —— [ 明 ] 湛若水
- 《 候官黃孝子蘭坡 》 —— [ 明 ] 湛若水
- 《 曉枕偶拈二首送陳生舜夫鳴球歸詔安 》 —— [ 明 ] 湛若水
- 《 走筆次韻和少司空林小泉同差於功德寺話舊 》 —— [ 明 ] 湛若水
- 《 遺庵任丘張君壽七十太史李宗易令岳也懇予作壽詩二十韻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南京大理寺正澹軒戴君陞任柳州府太守詩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