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柴黼庵少光祿進賀中宮箋赴京
雲間一青鳥,口銜紅錦箋。
遙遙度北極,飛去玉皇前。
之子懷明德,養翮八九年。
大試調羹手,持向紫微垣。
昨宵帝座明,光芒燭中天。
瞻望廣寒宮,姮娥正娟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黼庵:人名,柴黼庵。
- 少光祿:官職名,指光祿寺的少卿。
- 箋:古代用於書寫的紙張,此處特指賀表。
- 玉皇:道教中對天帝的尊稱。
- 之子:這個人。
- 明德:美德。
- 養翮:培養羽翼,比喻培養才能。
- 調羹:古代比喻治理國家,此處指處理政務的能力。
- 紫微垣:古代星象學中的一個星座,常用來比喻朝廷。
- 帝座:指皇帝的寶座。
- 廣寒宮:傳說中月宮的名稱。
- 姮娥:即嫦娥,月宮中的仙女。
翻譯
雲間飛翔着一隻青鳥,口中銜着紅色的錦箋。 它遠遠地飛向北極,直奔玉皇大帝的面前。 這位柴黼庵先生懷有美德,經過八九年的培養,羽翼已豐。 他展示了治理國家的才能,手持賀表前往紫微垣。 昨夜皇帝的寶座明亮,光芒照亮了整個天空。 仰望那廣寒宮,嫦娥正美麗動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神話傳說的意象,如青鳥、玉皇、紫微垣等,描繪了柴黼庵少光祿進京賀中宮的場景。詩中「之子懷明德,養翮八九年」展現了柴黼庵的德才兼備,而「大試調羹手,持向紫微垣」則形象地表達了其治理國家的才能和進京的使命。最後兩句以帝座的明亮和廣寒宮中嫦娥的美麗,象徵着朝廷的輝煌和柴黼庵的美好前程。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柴黼庵的讚美和對朝廷的敬仰。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予從安南迴取道訪西樵時方叔賢適還五羊趙元默約偶他出鄧順之先期偶至用陽明子舊韻四首前二首戲呈叔賢后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黃左軍遷任石阡知府 》 —— [ 明 ] 湛若水
- 《 樸水漁舟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陳汝晦分教萬州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周生對陽歸安福 》 —— [ 明 ] 湛若水
- 《 送程舜敷內翰左遷嶺南 》 —— [ 明 ] 湛若水
- 《 長江雜詠十一首大勝關 》 —— [ 明 ] 湛若水
- 《 贈新舉人懷遠楊生時秀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