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霽 (jì):雨雪停止,天氣放晴。
- 郊壇:古代用於祭祀天地的地方。
- 對越:對,面對;越,超越。這裏指面對神靈進行祭祀。
- 恍疑:彷彿,似乎。
- 朝拱:朝拜環繞。
- 萬靈:衆神靈。
- 慄慄 (lì lì):形容敬畏、恐懼的樣子。
- 無斁 (wú yì):無盡,無厭。
- 貞元:正直而純一。
- 亥子:地支的最後兩位,代表時間的轉換。
- 斗杓 (dǒu biāo):北斗七星的柄,這裏指星象的變化。
- 扶陽:扶持陽氣,指促進生長。
- 春輝:春天的光輝。
- 海涯:海邊,指廣闊的地方。
翻譯
雪後放晴,我在郊外的祭壇上祭祀天地,彷彿感覺到朝拜環繞的衆神靈都已知曉。 深宮中的人們敬畏不已,似乎上帝對這祭祀有所偏愛。 正值正直純一之時,天地相合,節氣到了亥子之間,北斗星的柄也發生了變化。 關閉城門已經得到了扶持陽氣的力量,必定會有春天的光輝遍佈海角天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雪後祭祀的場景,通過天氣的轉變和星象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天地神靈的敬畏和對春天到來的期盼。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徵,如「雪霽」象徵着潔淨和新生,「斗杓移」暗示着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更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溫純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自然、神靈的敏銳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