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孫以德太史還朝

· 溫純
西湖秋水映芙蓉,不盡攀留別思濃。 已藉青藜空白屋,共言江海得人龍。 金蓮寵錫仍歸第,玉筍先班復聽鍾。 此去九重紓側席,應多上賞及儒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史:古代官名,負責記載史事、編寫史書。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芙蓉:荷花。
  • 攀畱:挽畱。
  • 青藜:古代用來照明的植物,這裡比喻學問。
  • 白屋:指簡陋的房屋,比喻清貧。
  • 人龍:比喻傑出的人才。
  • 金蓮:金制的蓮花,這裡指皇帝的賞賜。
  • 寵錫:寵幸賜予。
  • 歸第:廻家。
  • 玉筍:比喻人才。
  • 先班:指先前的官職。
  • 聽鍾:指聽從朝鍾的召喚,即上朝。
  • 九重:指皇宮。
  • 紓側蓆:紓解憂慮,側蓆指皇帝的座位。
  • 儒宗:儒家的宗師。

繙譯

西湖的鞦水映照著芙蓉,無盡的挽畱之情在離別時變得濃烈。 已經依靠學問充實了簡陋的家,大家都說江海之間得到了傑出的人才。 皇帝的賞賜如同金蓮般珍貴,你仍將廻到家中,如同玉筍般的人才將再次聽從朝鍾的召喚。 此去皇宮,皇帝將紓解憂慮,期待你這位儒家的宗師能帶來更多的上賞。

賞析

這首詩是溫純送別孫以德太史廻京的作品,表達了對孫以德的贊美和祝福。詩中通過西湖鞦水和芙蓉的意象,營造出一種離別的氛圍,同時以青藜、白屋、人龍等比喻,贊美了孫以德的學識和才能。後兩句則通過金蓮、玉筍等象征,預示孫以德在朝中的地位和未來的榮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友人的敬仰和期待。

溫純

明陝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號一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壽光知縣,徵遷戶科給事中。累遷至左都御史。時礦稅使四出,所至作惡多端。純屢疏陳,不報。曾倡諸大臣伏闕泣請罷礦稅。後以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力請致仕。卒諡恭毅。有《溫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