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默:人名,指元默公,明代官員。
- 湛若水:明代文學家,此詩作者。
- 行李:此處指行旅,即旅途。
- 白鳥:白色的鳥,常用來象徵高潔或超脫。
- 沒:消失。
- 好月:美好的月亮。
- 將愁去:帶走憂愁。
- 新梅:新開的梅花。
- 對惱眠:對着梅花,因憂愁而難以入眠。
- 波羅樹:一種樹名,可能指菩提樹。
- 玉井蓮:指美麗的蓮花,玉井可能指蓮花生長的地方。
- 欲申花意思:想要表達對花的情感或理解。
- 臨別已忘言:臨別時已經忘記了要說的話。
翻譯
閉門沉思,夢見自己踏上旅途,一隻白鳥消失在青天之中。 美好的月亮似乎帶走了我的憂愁,新開的梅花對着我,使我因煩惱而難以入眠。 我認識那棵波羅樹,再次看到那美麗的玉井蓮花。 我想要表達對花的情感,但臨別時已經忘記了要說的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夢境與現實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元默的深切懷念及離別時的複雜情感。詩中「白鳥沒青天」寓意着詩人的心境如白鳥般高遠而超脫,而「好月將愁去」則巧妙地以月亮帶走憂愁來象徵詩人的情感變化。末句「臨別已忘言」深刻描繪了離別時的無奈與沉默,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及離別的不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湛若水詩歌的獨特魅力。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四月二十三日省農上方門,遵河而南,止於夾岡門同人館,示諸生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甲午三月十八日歐南野司成設會於雞鳴山憑虛閣予以風阻而返依限韻追和 》 —— [ 明 ] 湛若水
- 《 赴毅齋光祿招遊東山翼善寺即席賦此 》 —— [ 明 ] 湛若水
- 《 寓楚雲臺贈湯民悅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自西雲歸甘泉雨中馬上次韻元默 》 —— [ 明 ] 湛若水
- 《 陪諸公瀛洲勝會 》 —— [ 明 ] 湛若水
- 《 九章贈別 》 —— [ 明 ] 湛若水
- 《 南溪四景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