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次陽明璧上韻與羅上人

· 符錫
縹緲諸天□上頭,塵蹤無礙到還休。 經春雨洗楞迦淨,不夜風翻河漢流。 借鶴便須尋大酉,浮查應未隔滄洲。 卻憐惠遠能供茗,蘚璧新詩取次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
  • 諸天:佛教用語,指天界或神界。
  • 楞迦:指楞嚴經,佛教經典之一。
  • 河漢:銀河。
  • 浮查:浮木,這裏指木筏。
  • 滄洲:指遠離塵囂的隱逸之地。
  • 惠遠:人名,可能指惠能,禪宗六祖。
  • 蘚璧:長滿苔蘚的石壁。

翻譯

在虛無縹緲的天界之上,塵世的蹤跡無礙於到來又消逝。 春雨洗淨了楞嚴經的塵埃,不夜的風吹動銀河翻涌。 借鶴之便去尋找大酉山,浮木之筏應該不會隔絕於滄洲。 卻憐惠遠能夠供奉茶茗,苔蘚覆蓋的石壁上新詩次第留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超脫塵世的景象,通過「縹緲諸天」、「楞迦淨」、「河漢流」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於清淨天界的嚮往和對塵世紛擾的超然態度。詩中「借鶴尋大酉」、「浮查隔滄洲」等句,運用了隱逸山林的典故,展現了詩人對於隱逸生活的渴望。結尾提及「惠遠供茗」和「蘚璧新詩」,則透露出詩人對於文化傳承和自然美景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精神自由和心靈淨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