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箬溪同年書來年老起撫滇南賀之

箬溪何詎非渭溪,年老還遭後載歸。 祇應傳與丹書訓,七日齋心天所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顧箬溪: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輩。
  • 同年:同一年齡或同屆科舉考試的人。
  • 渭溪:地名,可能指渭水,這裏用以比喻顧箬溪。
  • 後載歸:晚年歸隱或退休。
  • 丹書訓:指古代帝王賜予的訓誡或命令,通常用硃砂書寫。
  • 七日齋心:指連續七天的齋戒,以淨化心靈,準備接受天命。

翻譯

顧箬溪啊,你難道不就像渭溪一樣嗎?即使年老,也終於迎來了晚年的歸隱。你應該已經接到了天子賜予的硃砂書寫的訓誡,通過七天的齋戒,淨化心靈,這是天意所安排的。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對同年顧箬溪晚年歸隱的祝賀之作。詩中,「箬溪何詎非渭溪」一句,通過將顧箬溪比作渭溪,表達了對其晚年歸隱的讚賞和羨慕。後兩句則暗示顧箬溪得到了天子的重視和訓誡,通過七日齋心,體現了其對天命的敬畏和準備。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晚年生活的祝福和對天命的敬畏。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