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允中:這裏指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恰到好處。
- 虛無:指空無一物,無形無象的狀態。
- 無在無無在:第一個「無在」指不存在,第二個「無無在」指連不存在也不存在,即超越了有無的概念。
- 天之理:指宇宙自然的基本法則或道理。
翻譯
允中之道是否真的中庸,其實質在於那虛無之中。 不存在於不存在之中,自然就能領悟到天道的真理。
賞析
這首詩以哲理探討爲主,通過對「允中」與「虛無」的辯證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於中庸之道和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詩中「無在無無在」一句,巧妙地運用了否定之否定的手法,引導讀者超越常規思維,去領悟那超越有無的宇宙之理。整體而言,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詩人湛若水深厚的哲學素養和詩歌才華。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太僕少卿陳先生之南寺 》 —— [ 明 ] 湛若水
- 《 明月吟三章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見素司寇送大廷尉鄭山齋先生之陝右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贈汪東之與繼子襲職歸徽州 》 —— [ 明 ] 湛若水
- 《 市橋道中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甲午元宵予奉會于池亭承諸公乘雪見過分得五言絕句體四首因以奉謝 其二 》 —— [ 明 ] 湛若水
- 《 送中舍談君相●祭江香祝至南都竣事還京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大理司廳林艾陵考滿復職之留都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