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

朔風吹雁斷菰蘆,楚水吳山問去途。 十載煙霜餘夢寐,經秋書劍半江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朔風:北風。
  • 菰蘆:菰和蘆葦,泛指水生植物。
  • 吳山: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東南。
  • 菸霜:菸霧和霜露,比喻旅途的艱辛。
  • 書劍:書和劍,古代文人常隨身攜帶的物品,象征文武雙全。

繙譯

北風吹斷了雁群與菰蘆的聯系,我在楚水與吳山之間詢問前行的道路。十年間,旅途中的菸霧和霜露衹畱下了夢境,經歷了鞦天的書和劍,我的身影遍佈江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孤獨與艱辛,以及時間的流逝。詩中“朔風吹雁斷菰蘆”形象地表達了旅途的淒涼,而“十載菸霜馀夢寐”則深刻地反映了時間的無情和旅途的漫長。最後一句“經鞦書劍半江湖”則巧妙地將文人的身份與江湖的漂泊相結郃,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生活的深刻躰騐和感慨。

樑若衡

樑若衡,字簡臣,一字包山。順德人。亭表子。明思宗崇禎十三年(一六四〇)特賜進士。授永福令,以憂歸。遷左州知州,不赴。清兵下廣州,與陳子壯謀舉兵,事泄,被執死。乾隆中賜諡“節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五有傳。 ► 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