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水:地名,今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
- 家大人:對父親的尊稱。
- 之任:赴任。
- 北雍:指北京國子監,古代最高學府。
- 望:農曆每月十五日。
- 燕雲:指燕地的雲,這裏泛指北方。
- 問津:詢問渡口,比喻探求途徑或嘗試。
- 菱彩:指菱花鏡中的光彩,比喻美麗的景色。
- 澄清:使清明,這裏指治理國家。
- 湛露:濃重的露水,比喻恩澤。
- 寵命:特別的任命或恩寵。
- 虎觀:古代學府的別稱。
- 彤墀:紅色的臺階,指皇宮。
- 鳴佩:佩玉發出的聲音,古代官員上朝時佩戴的玉飾。
- 曳星辰:比喻官員上朝時的莊嚴。
- 長安:古代都城,這裏指北京。
- 銀幡:銀製的旗幟,這裏指皇帝的賞賜。
- 侍臣:侍奉皇帝的官員。
翻譯
在三水這個地方,我送別父親前往北方的國子監任職,正是十月十五日。 遠望嶺上的樹木和燕地的雲,我在這裏探尋前行的道路。 早晨,美麗的景色映照在江邊,我心中更加急切地想要治理好這個國家。 今天,我承受着新的恩寵和任命,心中充滿感激。 在學府中談論經書,周圍環繞着禮樂文化, 在皇宮的紅色臺階上,官員們佩戴着玉飾,莊嚴地上朝。 匆匆計算着日子,北京已經近在咫尺, 我正高興地期待着皇帝賜予侍臣的銀製旗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送別父親赴任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未來仕途的期待,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家族的忠誠與期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菱彩映江濱」、「湛露今承寵命新」等,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對國家治理的深切關注。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明代士人的家國情懷和仕途理想。
樑若衡
樑若衡,字簡臣,一字包山。順德人。亭表子。明思宗崇禎十三年(一六四〇)特賜進士。授永福令,以憂歸。遷左州知州,不赴。清兵下廣州,與陳子壯謀舉兵,事泄,被執死。乾隆中賜諡“節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五有傳。
► 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