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送家大人之任北雍時十月之望
蕭瑟寒風萬里程,問衣還苦別離情。
藜燈自是家聲舊,璧水如同宦況清。
雪滿新豐催去馬,花明帝裏喜遷鶯。
從容匕箸加餐飯,幾度臨風念遠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也形容寂寞淒涼。
- 藜燈:用藜草做成的燈,比喻簡樸的生活。
- 璧水:古代指清澈的水,這裏比喻清廉的官場。
- 新豐: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北。
- 帝裏:指京城。
- 遷鶯:比喻升遷。
- 匕箸:指餐具,這裏代指飲食。
翻譯
寒風蕭瑟,吹拂着漫長的旅途,詢問衣着,還帶着離別的苦楚。 家中的藜燈,是我們家族的舊傳統,而清澈的璧水,則如同官場的清廉。 雪覆蓋了新豐,催促着離去的馬蹄,花兒在京城盛開,歡喜地迎接升遷的鶯鳥。 在餐桌上從容地享用飯菜,幾次在風中思念遠行的親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家人赴任的情景,通過「蕭瑟寒風」和「別離情」表達了旅途的艱辛和離別的哀愁。詩中「藜燈」與「璧水」形成對比,既展現了家族的簡樸傳統,又體現了對清廉官場的嚮往。後兩句以「雪滿新豐」和「花明帝裏」爲背景,形象地描繪了旅途的艱辛與京城的繁華,同時「遷鶯」寓意着升遷的喜悅。結尾的「匕箸加餐飯」和「念遠行」則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深切思念和祝福。
樑若衡
樑若衡,字簡臣,一字包山。順德人。亭表子。明思宗崇禎十三年(一六四〇)特賜進士。授永福令,以憂歸。遷左州知州,不赴。清兵下廣州,與陳子壯謀舉兵,事泄,被執死。乾隆中賜諡“節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五有傳。
► 5篇诗文
樑若衡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丙申歲十月還鄉作七首 》 —— [ 明 ] 劉基
- 《 譚太學以春明赴選其諸子於先冬十月開宴爲壽索贈二首 》 —— [ 明 ] 盧龍雲
- 《 愛竹歌 》 —— [ 宋 ] 鄭思肖
- 《 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 —— [ 宋 ] 劉克莊
- 《 初冬香山 其一 》 —— [ 清 ] 弘歷
- 《 初冬逰香山即事襍咏五首 其二 》 —— [ 清 ] 弘歷
- 《 丙申歲十月還鄉作七首 》 —— [ 明 ] 劉基
- 《 己卯孟冬黎美周將上公車偕黎君選謝伯子陳中行過訪海曲邀李代際顯國家從右文伯承侄明公陟遐暨兩兒載酒羅浮夢 》 —— [ 明 ] 何吾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