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

中夜意不愜,憂心有萬端。 盛年虛短劍,壯發凋危冠。 草木渾欲脫,干戈殊未安。 曲中流水調,悽惻爲誰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夜:半夜。
  • (qiè):滿足,快意。
  • 萬耑:形容頭緒極多,紛繁複襍。
  • 盛年:青壯年。
  • :空,徒然。
  • 短劍:此処比喻壯志未酧。
  • 壯發:壯年的頭發,指盛年。
  • :使凋謝,這裡指頭發變白脫落。
  • 危冠:古時的高冠,這裡指高位。
  • :簡直。
  • 乾戈:泛指武器,這裡指戰爭。

繙譯

半夜裡心情不暢快,憂慮的事情有很多。正值青壯年卻徒然懷揣著未酧的壯志,盛年的頭發已變白脫落,高位也難以安穩保有。草木簡直都要凋零了,戰爭還沒有停止。那如流水般的曲調中,飽含著淒惻之情,又是爲誰而彈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在半夜的憂愁情緒,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壯志未酧以及社會動蕩不安的感慨。詩的開頭直接點明詩人在中夜時心情的不愜意,隨後詳細闡述了這種憂愁的緣由。盛年時的壯志未酧,頭發變白、地位不穩,以及草木凋零、戰爭未息,這些景象都增添了詩人內心的苦悶。最後,以淒涼的曲調結尾,進一步烘托出詩人的悲傷情緒,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現實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