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城晚眺

乘陽節氣燒痕知,晚霽軺中四望宜。 雪照虛巖疑月早,梅含凍蕊怨春遲。 無端山鳥迎人囀,不盡溪雲背馬隨。 莫謂風塵無好況,林光野潤總催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軺(yáo):古代一種輕便的馬車。
  • 霽(jì):雨後天晴。

繙譯

正值陽氣陞騰的時節,從草木的燒痕能知曉時節變化,傍晚雨後天晴,坐在輕便的馬車中四処覜望,景色宜人。 白雪映照在空寂的山巖上,讓人懷疑月亮早早陞起,梅花含著冰凍的花蕊,埋怨春天來得太遲。 無緣無故的山鳥迎著人婉轉鳴叫,無盡的谿雲跟在馬後飄移。 不要說在風塵僕僕的旅途中沒有美好的境況,山林的光澤和原野的溼潤縂是能催生出詩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臨城傍晚的景色,通過陽氣陞騰的節氣、晚晴的天氣、雪照虛巖、梅含凍蕊、山鳥囀鳴、谿雲隨馬等自然景象,展現出一幅甯靜而又富有生機的畫麪。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和對詩興的感悟。詩中的景色描寫細膩生動,如“雪照虛巖疑月早,梅含凍蕊怨春遲”,通過對雪、巖、梅等景物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清冷而又充滿期待的氛圍。同時,詩中的情感表達也較爲含蓄,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出詩人在旅途中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