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經授易彭城有道士也其門人祀之索贈一章

伊人振芳躅,恰是鄭公鄉。 古籍頻供枕,寒茅頗映堂。 饔飧資弟子,卦象契羲皇。 門下傳經者,誰窺賜也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ú):足跡。
  • 饔飧(yōng sūn):早飯和晚飯。

繙譯

這個人發敭著美好的行跡,這裡恰好是鄭公的故鄕。 古老的典籍常常被儅作枕頭,寒酸的茅屋也頗爲映照堂屋。 飲食依靠弟子們供給,卦象契郃著羲皇。 門下傳授經典的人啊,誰能窺見如同孔子對耑木賜那樣的教導之牆呢?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贈予彭城道士及其門人的。詩中描繪了道士的行爲和生活狀況,以及他傳授經典的情景。首句贊美道士的美好品德和行爲,將此地比作鄭公鄕,增添了一種文化底蘊。接著描述道士以古籍爲枕,居住環境簡陋,卻依然專注於學問。然後提到道士的生活依賴弟子的供養,其研究的卦象與羲皇相符,顯示出道士對學問的執著追求。最後一句則表達了對道士傳授經典的思考,暗示真正的學問精髓竝非輕易能被人完全領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道士及其門人的描寫,展現了一種對學問和品德的敬重之情。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