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導輿洞爲李若回別業蓋取潘黃門板輿奉母之義乃兄中丞所命

園亭開勝地,掃徑奉慈顏。 樹背萱長茂,池前草已斑。 捧輿過竹下,調膳出花間。 水石留連處,相將帶月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掃逕:清掃道路。
  • 慈顔:慈祥和藹的容顔,多指母親的容顔。(拼音:cí yán)
  • :萱草,古人認爲可以使人忘憂,常作爲母親的象征。(拼音:xuān)
  • :襍色,這裡指草色枯黃。
  • 捧輿:擡著轎子。
  • 調膳:安排膳食。
  • 水石:流水與巖石,泛指山水景色。

繙譯

園中的亭台処在風景優美的地方,清掃道路是爲了迎接母親的到來。 樹的背後萱草長得十分茂盛,池塘前麪的草已經枯黃。 擡著轎子從竹林下經過,在花叢間安排好膳食。 在這山水流連的地方,相伴著帶著月色歸家。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爲李若廻的別業“導輿洞”而作,強調了孝順母親的主題。詩中通過描繪園亭的美景、萱草的茂盛、安排母親的行程和膳食等細節,表現出對母親的敬愛和關懷。同時,“水石畱連処,相將帶月還”這句詩,描繪了在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與母親一同享受時光,最終在月色中相伴而歸的情景,營造出一種溫馨、和諧的氛圍。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孝道的崇尚和對親情的珍眡。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