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寅:甲寅年,這裏指干支紀年法。
- 底事:何事,什麼事。
- 疏慵:亦作「疎慵」,指疏懶,懶散。
- 宮袍:官員穿的禮服。
- 載筆:攜帶文具以記錄王事。
- 蠹(dù)帙(zhì):指書籍。蠹,蛀蝕器物的蟲子。帙,書、畫的封套,用布帛製成。
- 二毛:頭髮斑白,常用以指老年人。
翻譯
三十七年過去了,我究竟做成了什麼事呢?我疏懶散漫,徒然對身上的官袍感到慚愧。時常虛名在身,擔任着記錄王事的職務,官職卻仍是閒散的,白天躺臥着看雲,心中的盼望轉爲憂愁疲勞。一旦踏入這塵世的風風雨雨中,便違背了那夜雨中的期望,半輩子的功業暫且寄託在這春酒中。如今我與書籍爲伴,也覺得自己快要老去了,人世間又何必感嘆自己已經有了白髮呢!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甲寅年生日時回憶弟弟而作,詩中抒發了作者對自己人生的感慨。首聯作者對自己三十七年的人生進行反思,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對官袍感到慚愧,表現出一種自我反省和對虛度光陰的悔恨。頷聯描寫自己雖有官職,卻閒散無事,只能臥看雲捲雲舒,心中盼望落空,增添了憂愁。頸聯提到一旦踏入塵世,便違背了曾經的期望,半生的功業也只能暫且寄託在酒中,透露出一種無奈和失落。尾聯則說自己與書爲伴,覺得自己將要老去,不必再爲白髮而嘆息,體現了一種對人生的豁達和超脫。整首詩情感複雜,既有對過去的悔恨和無奈,又有對人生的思考和豁達,意境深沉,富有感染力。
韓日纘的其他作品
- 《 冬日雜詠 其二 》 —— [ 明 ] 韓日纘
- 《 喜陳茹連國子遷南憲幕 》 —— [ 明 ] 韓日纘
- 《 大店驛時輪蹄絡繹郵吏多逋感而賦此 》 —— [ 明 ] 韓日纘
- 《 送龍太守上計 》 —— [ 明 ] 韓日纘
- 《 騄兒以己未小至日生壬戌舉阿弟安肅署中亦逢小至口占偶成 》 —— [ 明 ] 韓日纘
- 《 樊孟泰學憲客死黃梅餘過之悽然有感 》 —— [ 明 ] 韓日纘
- 《 贈徐叔弘侍御 》 —— [ 明 ] 韓日纘
- 《 魏太史爲其尊公中丞請封冊子 》 —— [ 明 ] 韓日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