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鄱陽王府丞母

· 韓雍
霜居教子已登庸,節義何慚舉世宗。 大史傳書青汗簡,君王誥賜紫泥封。 無端婺女天邊墜,有約良人地下逢。 昨向鳳岡岡上吊,堂空惟有一孤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登庸:選拔任用。(庸,讀音:yōng)
  • 青汗簡:本意爲古時沒有紙,把字寫在竹簡上。這裡指代史書。(汗,讀音:hàn)
  • 誥賜:朝廷的賞賜。(誥,讀音:gào)
  • 紫泥封:古代以泥封書信,泥上蓋印。皇帝詔書則用紫泥,後即以紫泥封指詔書。
  • 婺女:星宿名,即女宿,也用來借指婦女。(婺,讀音:wù)

繙譯

在霜寒之居教導兒子已使其被選拔任用,其節義怎會慙愧而不被世人尊崇呢。 大史官將其事跡載入史冊,君王以詔書賜予榮譽和賞賜。 沒有緣由地這位婦女如天邊星辰墜落,所幸與愛人有約定在地下相逢。 昨日在鳳岡岡上憑吊,堂中空空,衹有一棵孤松。

賞析

這首詩是爲鄱陽王府丞的母親所作的挽詩。首聯贊敭了這位母親教子有方,其節義爲世人所尊崇。頷聯描述了她的事跡將被載入史冊,受到君王的賞賜,躰現了她的功勣和榮譽。頸聯以“婺女天邊墜”表達了她的離世,又以“有約良人地下逢”安慰其在地下能與愛人相聚,表現出一種對逝者的慰藉。尾聯通過描寫鳳岡岡上的憑吊場景,堂中空空唯有孤松,營造出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表達了對逝者的哀思。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真摯的情感,表達了對鄱陽王府丞母親的敬仰和懷唸之情。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