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碧亭爲鄉人郭宜軒賦

· 韓雍
誰搆幽亭近水濱,宜軒高致自無倫。 波光萬頃映天色,茅屋數椽無市塵。 樵唱漁歌孤棹晚,野花間草四時春。 我來痛飲非無意,也儗江湖作散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gòu):建造。
  • 宜軒:人名,郭宜軒,本詩所寫亭子的主人。
  • 無倫:無與倫比。
  • (chuán):放在檁上架着屋頂的木條。
  • 市塵:市井的喧囂和塵俗之事。
  • (nǐ):比擬,仿照。

翻譯

是誰在水邊建造了這座幽靜的亭子,郭宜軒的高雅情致實在是無與倫比。 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着天空的顏色,幾間茅屋沒有市井的塵囂。 傍晚時分傳來樵夫和漁夫的歌聲,孤舟歸返,野花和野草四季都如春天般繁茂。 我來這裏痛快暢飲並非毫無緣由,也想要效仿江湖之人做個閒散之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涵碧亭及其周圍景色的描寫,展現了一個寧靜、優美、遠離塵囂的世界。詩的首聯點明亭子的位置和主人的高致,頷聯描繪了亭子周圍的水光天色和寧靜的茅屋,頸聯則進一步描寫了傍晚的樵唱漁歌和四季如春的花草,營造出一種閒適的氛圍。尾聯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希望能像江湖散人一樣擺脫世俗的束縛,享受自由自在的時光。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和閒適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